大約在國小到高中的年齡間
大家的焦點總會放在一些有能力的人,雖不見得是重點人物,但話題偶而就會扯到
所謂有能力的人
就像是每次都考前三名的那些人,每次都被選為幹部的那些人
如果你也當過有能力的人,你會發現... 接觸到的人事物,總會比其他人多那麼一些
題外話:「宅」的養成,我想是不是接觸到的太少,而對於某些東西太過專業,也因為這樣... 我不太喜好宅人所說的論點(超偏題
接著就會有人說...
「他真聰明!」
「XXX是天才!」
重點來了...
我體會到... 天才並不是指那些有能力的人
這樣說有點模糊,所以我來比喻的具體一點
「那群成績良好的同學,不是天才」
這樣說,我想有人會以為,我在為自己找藉口? 還是我在幫不成材的人講話?
如果無法認同這點論點,其實我也不驚訝... 被說是怪胎,我會頗高興的
如果你的專業跟手法,必須要參考著教科書來執行
那其實蠻正常也蠻簡單的
就像你在算數學,關於極限的問題會使用微分,沒學的人當然不會,但是會的人,手段也談不上高明
究極的高明就是用還沒被發現的方法來執行
所以所謂的天才... 就是在一片空白的狀態,來創作出什麼
學的越多也當然越無法空白
沒有學過攝影,完全不懂規則跟結構,單純以「喜歡、不喜歡」就拍出了讓人驚訝的照片
沒有學過色彩學,不懂配色跟比例,單純以「喜歡、不喜歡」就畫出勾引心神的圖畫
難聽一點... 「沒有巧思、沒有設計」反而出現了「最有巧思、最有設計」的
這就是天才
天才在空白狀態所創作出來的東西,往往可以改變歷史,如革命家一般
硬要我舉例... 那就畢卡索吧!(很隨便耶... 小子
所以我們都不是天才!
我有創作小說的經驗,光兄、小夜、阿冷也都有,所以我想你們再清楚不過,要寫出稍微能看的小說,需要謹慎的分析結構與人物個性,算出人物之間,有幾種可能性的接觸,讓劇情除了原創者想表達的意念外,還有合理的走向
我有創作畫作的興趣,女兒也有這種才華,所以女兒應該了解,要畫出有吸引力的畫作,草稿的構圖,就必須把比例抓好,一張空白的紙,哪些地方實哪些地方虛,線條該如何曲折,影響著美感
也許因為我們有接近的頻率,才會如此輕鬆的理解彼此
我就美化這些元素,當作是我們的「巧思」
我剛剛說了... 沒有巧思的巧思,是天才在辦到
但是若水準太高,而先行時代太遠,是無法得到適切的評價
就像在古時發表地球是圓的,卻會被處以死刑
好笑的是...
世界就是這樣矛盾
在這社會上,沒有巧思的作品是不會被人們認同
社會的結構果然還是為了「大部分的人都不是天才」所建立
對於平凡人,我們在創作總需要一些資料參考,這是勢必要嚐試過的
拍電影取材自歷史文化雖然投機
但「投名狀」還是好看!
這種充滿共通知識而引發的神秘感,還是取勝的關鍵
如果真要做出獨一無二,率領於前的玩意
我想靈感創作者就必須保持高純度,也就是不去動手
不去解決問題,不去參與現場做技術學習(簡稱三不運動嗎... 老師會哭XDDD
因為要是自己動手,不得不將程度降低到自己可以做到的地步
製作者要思考可行性才能成功阿!
所以決定方向後就交給手下來辦,就不需放棄自己做不到的點子,因為不放棄,就能延展高純度的創新
當然在現實上很難出現這種奴役般的模式
我不是在教你們懶...
這樣只是為了創造出真正新穎的東西
我們並不需要當革命家... 畢竟我說了我不是天才麻!
只是你們如果能深刻體會跟了解我所說的,不知道會不會感同身受...
那些不被看好的、天馬行空的發夢者,也許比台灣藝術大學出來的學生更有可能性!! (比喻好濫喔... 沒在批評台藝大喔XDDD
天才跟英才還是有區別性的麻
----------------------------
題外話:身邊的人常常不同於我的想法,我的解釋真的那麼濫嗎... 大家都不懂ˊˋ
所以我發現我開始愛用舉例了!?潛意識的想用舉例來讓大家理解嗎XDDD(驚
舉例了一堆有的沒的:前三名跟幹部、數學的極限微分、攝影跟色彩學、畢卡索、澎光夜冷哞、投名狀、白日夢人跟台藝大學生
這樣舉例下去... 好像遲早會被警察抓走XDDD對不起~~~我要跟上帝告解-ˇ-
I'm Ghost
- Jun 11 Wed 2008 00:51
廢才與天才的一線隔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
發表留言